![]() |
- 起订量 (公斤)价格
- 1-500¥84 /公斤
- 500-1000¥80 /公斤
- ≥1000¥78 /公斤
- 产地:中国 河南郑州
- 发布日期: 2023-03-30
- 更新日期: 2023-03-30
主要用途 | 营养强化剂 |
生产许可证编号 | SC20113118100048 |
CAS | 60-18-4 |
型号 | 食品级 |
包装规格 | 25kg/桶 |
外观 | 粉末 |
保质期 | 24个月 |
有效物质含量 | 99% |
主要营养成分 | L-酪氨酸 |
含量 | 99% |
是否进口 | 否 |
L-酪氨酸属氨基酸的一种,结晶性粉末,从酪蛋白或玉米等合蛋白质物质的水解液中提取。可做为食品添加剂。包装和储藏。
皮肤白不白,主要取决于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。在人的表皮基层细胞间,分布着黑色素细胞,它含有的酪氨酶可以将酪氨酸 氧化成多糖,中间再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,Z后便可生成黑色素。黑色素生成得多,皮肤就越黑;反之,则皮肤就越白皙。研究证明,酪氨酸酶的活性与体内的铜、铁、锌等元素密切相关。经常进食富含酪氨酸和稀有元素锌、铜、铁的物质,例如动物内脏、肾,甲壳类动物蛤.蟹、河螺、牡蛎,水产品乌鱼子,豆类的大豆、扁豆、青豆、赤豆,硬壳果类花生、核桃、黑艺麻以及蕾萄干等,皮肤的色泽就较黑。因此住在海边的人,打渔的渔民,由于吃以上水产品较多,因此皮肤色泽较黑。
微生物发酵法
微生物发酵法通常以甘油、葡萄糖等生物质碳源为原料,通过优良的微生物菌种在合适的条件下发酵来累积L-酪氨酸。早期研究常通过人工诱变来选育L-酪氨酸高产菌株,如筛选L-苯丙氨酸或L-色氨酸缺陷或抗反馈抑制的菌株等。然而大多数微生物积累芳香氨基酸的能力很低,且其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十分复杂,传统的诱变育种方法往往只能对局部代谢途径或者关键酶作用,难以对全局的L-酪氨酸代谢流造成很大的影响。近年来随着代谢工程和各种先进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,重新合理设计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来更好地实现L-酪氨酸的发酵生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。研究较多的L-酪氨酸代谢工程菌主要有大肠杆菌(Escherichia coli)、谷氨酸棒杆菌(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)、黄色短杆菌(Brevibacterium flavum)和枯草芽孢杆菌(Bacillus subtilis)等。其中以大肠杆菌和谷氨酸帮杆菌中 L-酪氨酸的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研究的最多并阐释的最为清楚。